close
害我昨天喝飲料時,吸管插到杯子外了...... = =


讓我想到上星期看見的一本書《火星上的人類學家》。
裡頭寫到一些從小失明的盲人,他們到了四、五十歲後,有機會恢復視力後的情形。

A先生從小失明,他在50歲恢復視力的那一刻,他只看見一堆晃動的色塊,無法理解。
直到他聽見聲音後,才意會到那是醫生跟他未婚妻的臉。

其實他的視力並沒問題,只是他的大腦視覺部份從未使用過,因此他無法將他看見的跟他記憶裡的物件關連起來。
導致“明明看見了但卻無法理解那是甚麼東西?!”

失而復得的視力混亂了他原本穩定的生活。
當他外出時,他看見行駛的車輛,因為車輛的外觀一直在改變,導致他無法辨識出出輛,無法確定車輛何時會到他身邊。
他只有再度閉上眼睛依靠聽覺才能安心過馬路。

他以前聽見貓叫聲,他會知道那是一隻貓。
但現在從不同角度觀看時,因為貓的外觀會不斷的改變,因為大腦從未經歷過這種情況。
會導致他再度無法認出那是一隻貓。

當他外出時,他只看見一堆混亂的色塊在眼前晃動,他無法辨識出那些色塊的遠近距離?那些是甚麼東西?

其實這種情形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,只是我們早已忘了。

就好比剛出生幾個月的baby,他的手會在眼前晃動。
其實他只是因為視覺跟大腦尚未產生連結,他看不懂眼前的事物是甚麼,因此必須用手來幫助他探索這個世界。

就像從小生長在密不見天的叢林裡的原始人一樣,
有一天當他離開那個叢林到了平原上時,他會想用手去觸摸遠方的高山。

但小孩的學習是遠比大人快的,這也是從小失明,突然恢復視力的盲人很難再度學習的原因之一。

我們明眼人辨識週邊的一切,有95%都是依賴我們的視覺。但盲人必須依靠其他的器官。
在這種情形下,盲人的大腦跟其他感官會特別發達。像盲人常用來點字的那跟手指頭,會長的特別粗大。
我猜常辨識導盲磚的盲人,他腳上的大拇指也會特別發達吧!

另一個有趣的:
其中有提到盲人沒有空間感。
因此這個世界對他們來說,就好比走在一條線上一樣。
是走到某個時間點,會遇到某個人,到了下個時間點,會遇到另一個人。

有個從小失明,四十幾歲才恢復視力的人,
他很納悶的說到:我一直以為其他人都是不會動的,都是我到了那兒才遇到那個人。 (因為他從來看不見其他人的移動)

這個世界對我們明眼人來說,是由大大小小的空間跟物件所組成的。但對從小失明的盲人卻不是那麼一回事。

這個案例裡的A先生最後的結局是個悲劇。
他因為恢復了視力,所以失去了他在教會裡提供給盲人的免費宿舍跟工作。
他因為恢復了視力,但又無法適時裡解他眼前的一切。
感官上的混亂跟衝突,讓他的生活比以前失明時更不好過。


就像盲人跟明眼人永遠只能理解各自的部份一樣。

我們無可避免的都是用自己的觀點來解釋這個世界,
但我們如果不能嘗試用其他觀點來解釋這個世界背後的一切,我們將無法看見全貌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涂拔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